新型砂浆网

搜索
新型砂浆网 新闻资讯 企业专访 查看内容

绿色建筑是建筑师的挑战

2019-5-17 10:53| 发布者:admin| 查看:347| 评论:0|来自:[db:出处]

摘要:“中国有深刻的经验教训”   记者:首先感谢孙总抽出时间来接受我们的采访。最近几年,“绿色建筑”、“节能建筑”开始广泛地受到关注,政府近期也出台了各种政策、规范。那么作为建筑设计师,您对于“绿色建筑” ...
“中国有深刻的经验教训”

  记者首先感谢孙总抽出时间来接受我们的采访。最近几年,“绿色建筑”、“节能建筑”开始广泛地受到关注,政府近期也出台了各种政策、规范。那么作为建筑设计师,您对于“绿色建筑”、“节能建筑”是怎样理解和看待的?在推广和应用这两个概念的时候有什么值得注意的问题?

  孙总:其实国际上对于“绿色建筑”的说法由来已久,只是国内近段时间关注度提高了。作为一名建筑师从实践的意义上讲,我个人对于“绿色建筑”的概念是比较谨慎的。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建筑”涵盖了很多循环系统,具有“全生命周期”概念,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建筑系统。所以,“绿色建筑”的提法从工程的角度是比较谨慎的。然而,在行业内,如果一个项目定义为“节能建筑”是相对容易接受。

  当然,“绿色建筑”对于当下的人类来讲,是非常有必要及时给予关注的。现在“绿色建筑”在国内已经开始受到大家的关注。从中国整个建筑行业实现节能的步骤看,实际上国家已经有一个宏观的系统规划,比如说在多少年以内,要实现百分之多少的节能目标。近期,国内陆续颁布了很多节能的规范、规程,这对于行业也是一种进步。

  作为“绿色建筑”本身这个非常复杂的系统,业界也开始了一些试验性的尝试。比如国家启动了一些试验性的项目;同时,我们设计人员也在做一些尝试,这些都是很有意义的探索。像清华的节能楼,就是把各种前瞻性的技术、节能的理念、新的节能材料设备,都应用在这个试验建筑上。这种试验是必要的。

  然而,国内现在比较缺乏的是以中国自身为背景和前提的系统性的研究和分析。这就牵涉到早几年我提出的一个观点:不要照搬国外的节能理念,而要做以中国自身为背景的系统性研究。

  很明显,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地理,基本环境肯定不同,包括生态环境、地理环境、气候环境等都是有差异的。尤其是对于我们中国这么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南北东西各地差异都很大。所以对于中国来讲,很难用一个定义来诠释“绿色建筑”的全部内涵。在这方面,中国有深刻的经验教训。

  其实,国内来看,目前最需要的是着眼正在实施过程中的普通建筑项目,所以,更需要的还是一种要符合基本节能理念的、能够有利于推广的、符合国家规范规程的标准化工程。

  所以,我个人认为,从国内的情况分析,设计界甚至政府现在应由两方面入手:其一,对真正意义的“绿色建筑”、“节能建筑”的研究,结合国情做试验项目;其二,我认为也是更有意义的,还是如何把符合节能要求的技术、材料、设备不断地应用到大量的建筑上去。

  “推广绿色建筑、节能建筑,应该考虑中国的国情”

  记者那您认为从目前的现状看,我们国家在推广“绿色建筑”、“节能建筑”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什么问题?存在什么阻力?您在实践的过程中又发现了一些什么问题?

  孙总:推广“绿色建筑”、“节能建筑”应该考虑中国的国情。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经历了从“改革开放初期的粗放型的高速发展”到现在“越来越关注建筑的品质”的转变。不论是开发者、设计者还是最后的使用者,节能的观念已经逐步形成了,节能对社会的贡献也慢慢搭成了共识。

  应该说,大家有共同的节能追求,理念上并不存在障碍。但往往到具体的实施时,会遇到很多诸如成本方面、技术手段、工业化程度、对具体设计的理解等等问题。在节能领域里还会出现更多问题,比如技术循环、建筑的生命周期、维护管理、如何产生效益等等问题。比如现在出现一种现象,大量的建筑完成之后,很多问题出现在后期的使用维护中。

  最近,建设部出台了一个新的学科专业,内容是房地产管理,就是针对这种问题。所以,我认为从实施“节能建筑”和“绿色建筑”这个角度,概念上基本没有阻力,比较大的阻力还是存在于实施过程中,在把它物质化的过程中就有种种认识上的差异、对效益的理解、投入产出比率等等问题。

  而对于我们专业人员的问题,个人认为是:如何理解新生事物,又如何巧妙地、恰如其分地应用到建筑上去。国内对于这方面还缺乏系统性的研究。造成这个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由于特殊的国情等原因,国内建筑设计的运作模式还是几十年以前的模式,包括知识结构、组织架构、专业配置等方面;其次,设计方式还是传统设计理念之下的设计方式。国内很多的建筑设计院,原来还都称为“设计研究院”,是包含有“研究”成分的,很多设计院有专业技术研究的机构。

  然而,从改革开放到现在,这一阶段成立的院所基本上直接叫“设计院”,也就是说“研究”的成分越来越少了。为了最初的资本积累,市场都是倾向“设计”,而且很强势,以至于把“研究”的成分忽略了。这就造成一种现状:新的理念,比如“绿色”、“节能”理念被提出且各方面很容易接受这种理念的时候,却不具备如何实现从概念、设计转化成一个建筑体系的能力。很多设计单位注重理念的创新,但缺失技术的内功。

  当然,这也很难去说指责谁,因为设计院也是企业行为,也需要着眼于效益,只是有一个“眼前的效益”和“未来的效益”如何去看待的问题。我认为,现在我们应该转变思想了。

  前年,我有幸参加了一个国际建筑师的聚会,给了我一些启发。这个聚会在欧洲每年都会举行一次,是由法国的节能企业召集的,他们把世界各地最活跃的建筑师聚集到一起来交流新近完工的项目,包括这些项目的节能措施。会议也安排了世界各地的设计师演讲,像作主题介绍的杨经文,他是马来西亚非常著名的绿色建筑设计师,做了新加坡的国家图书馆;还有美国LEED绿色建筑委员会的主席等等。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活动,让世界各地的建筑师能够交流、讨论节能如何实践、如何在建筑上应用推广。那年是这个活动第一次邀请中国建筑师。会议上真正引起我关注的不是他们作品的结果,而是国外优秀建筑师的研究方法和设计方法。我发现,国内和国外设计机构在组织架构和设计方法上都有很大的差异。

  像我们国家的国有大型设计单位,都是专业工种配置非常齐全,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一个也不能少;而国外的建筑事务所就是单纯的建筑事务所。理论上说,他们要执行一个系统化的设计实践应该更困难,因为建筑设计仅仅是整个实践环节的一部分,在实施的过程中与外界的配合会更多,也会更困难。然而,他们在设计上仍然使用的一致做法是:第一,把节能理念放在设计的最初阶段。他们不是先建好建筑,再请设备工程师去研究这个建筑怎么去做节能,而是在项目的最初阶段就已经有了节能的目标。

  其实,很多理念如果不是最初就容纳融会在整体设计里面的话,后期是无法修正和改变其本质的。我认为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一点。第二点值得我们重视的是其研究性。由于国外建筑事务所很单一,不具备研究能力,所以他们采用广泛和知名学校、大学做横向联系、结合,来帮助他们完成“研究”。建筑师在提出一个概念之后,紧跟着一个团队针对这个建筑的概念去作分析研究。他们把节能作为设计目标里的一项,甚至将节能视为建筑的一项功能性,所谓功能性,比如做一个学校的设计,必须要满足有教室、宿舍、食堂、礼堂,这些就是功能性的任务。他们同样把节能也提到了功能的高度,这样就使得建筑在产生的最初阶段就已经具备了节能的特性。这对我很有启发。

  然而,目前在国内,不是每个建筑都可以有这种机会。这是现在我们作为设计人员面临的最棘手和紧迫的问题。我国的设计单位还没有和研究机构横向合作的主动性,只习惯于在设计院内自己的专业工种间的配合。

  另外,中国的设计费一直处于低水平,如果再请一些顾问团队参与的话,就需要更多咨询费用,而甲方支付的设计费用并不会因为是“节能建筑”、“绿色建筑”就增加,企业生存始终是要符合经济规律的,这就产生了矛盾,这种情况下,谁还会为了这一个项目产生多少节能效应和社会效应去考虑呢?

  我们接触了很多靠自身的技术发展谋求生存的国外设计公司,他们都很在乎自己的技术更新,会花一定比例的收入去维护其技术处于尖端和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而国内,由于处于低价竞争,很多设计者做没有技术含量的苦活累活也能生存,导致很多大型设计机构处于这种惯性之中,他的领导者还没有把“如何去支持新生事物”、“做一些前瞻性的工作”、“支持未来有前景的技术”这种理念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这又反过来制约了我们的技术发展。

  “现代的技术、材料使得现代的建筑具有现代的表情”

  记者刚才您也提到了设计单位是需要作一些实验性实践的,那请问中元国际作为是一个非常知名的大型设计单位,在“绿色建筑”、“节能建筑”方面做了哪些尝试?
 
  孙总:在设计的领域里,我个人比较喜欢美国的SOM,这是一家知名的设计公司,是国际上能够做出高品质、高标准的建筑的设计事务所之一。它和一些明星事务所相比,差异在于:明星事务所是以个性、创意为核心;SOM的创意性虽然不是最好的,却往往能创造出符合标准和要求的上乘作品。而以我们的国情看,大型设计机构除了自己生存之外,同时还作为贯彻国家的政策方针、规范规程的主体。它主要的职能之一是制造出符合国情的、符合标准的、上乘作品。也就是说,我们国有大型设计单位,对待“节能”和“绿色建筑”这个主题,首先做出的项目都要最大限度的符合,甚至超越一些国家现有的现行的政策规范法规,要维护国家的利益,这是第一位的,也是必须做到的。从这个角度看,我个人认为,SOM走的路线比较适合国有大型设计机构效仿。

  由于发展,中国的开发商现在也会为了项目的影响力,在某些主题上作一些亮点,“节能”也是他们追逐的亮点之一。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我们公司不是每个项目都能主动地去做一些超前的研究性的尝试,但还是有不同的机会,不同程度地实践“节能”与“绿色”的理念。至于我们在做的尝试大概有这么几方面:

  对于一些试验性的项目,比如我们现在做的一个从德国直接引进的“零能耗”木构建筑。所谓“零能耗”建筑,其实不是不消耗能量,而是达到一个基本的、舒适的居住品质标准之下的“零能耗”。刚才我说过,“引进”不能“照搬”,这是一个转化的过程,比如他们的系统有很多项目不符合我们国家的防火规范,这就需要替换材料,诸如此类的规范、规程、材料应用都会涉及一系列问题。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让它能达到我们国家技术规范的要求?这就是我们需要做的。这个项目正在建造,并准备在国内推广。

  另外一类,比如去年刚刚完成的一个由我主持的建设部的节能示范项目——德胜国际。这是一个简单的平行排列的写字楼区。就这个项目来讲,不是做一种很前卫的新技术的研究,而是完成项目中涉及到节能领域的技术项的标准化,也就是为普通工程怎样完成节能任务做示范。这个项目目前已经完成了,并且已经通过了建设部的验收。我认为,对于目前中国建筑业来讲,这一类型的尝试比前卫技术的研究更具有推广的意义。

  第三方面,我们主动地调整了我们习惯的知识结构、组织架构、设计方法。正因为我前面所说的原因,我们也比较早的领悟到新的时代、新的人类面对环境的紧迫状态,所以,作为设计单位,我们有必要做些前瞻性的、开拓性的尝试和工作,为占领未来的建筑市场做准备。因为我们的研究机构已经萎缩了,所以最近我们公司在重新调整机构,增加民用建筑设计机构时有意加上了“设计研究院”,就是要从现在开始重振研究。随着技术的深入细分,现在我们成立了五个板块,一个是医疗,医疗是我们非常强的一个系统;二个是民用设计;第三是能源院,实际是代表政府来对既有建筑做节能评估的评价机构,我们是北京市批准的其中一;再一个是物流系统;再有就是传统的工业院。

  重点说一下设计方法的改变。有很多学生或者年轻的设计师经常问:“为什么不同的时代建筑有不同的样子?”实际上根本的原因是技术的创新、材料的发展、理念的进步等等导致了这个时代的建筑是这个样子,而不是我们无端地去创造一个样子。现代的技术、材料使得现代的建筑具有现代的表情。举个最简单的例子——遮阳,用上遮阳以后建筑就变得会变化了,就有了它的表情,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表情,是古罗马时代、希腊时代、秦砖汉瓦等等的时代不具备的表情。

  如果这句话的内涵再从现代建筑引申到具有生态、绿色、节能理念的建筑,实际上是说它的设计方法跟传统建筑的设计方法是不一样的。我们也在研究如何转变我们的设计方法,这是对传统设计方法的一种倾覆。让设计研究开始于社会最紧迫的需求——节能,而不是从最简单的功能设计开始。“绿色建筑”其实是全新的设计方法的问题,没有这种颠覆性的思想和准备、动作,就会抓不住未来。实际上我们有一些实践证明了这个方法的生命力。比如,我最近在做一个很有意思的小建筑,业主是绿色建材企业,本身有节能的追求,想拿自己的企业总部作一个示范项目。开始他也比较推崇天人合一这种传统的理念,考虑如何体现公司的凝聚力、与员工的交流、企业形象等,但是正因为若干个方案都是怀着传统的理念设计,所以业主最终不能够去下定决心确定方案。我接手后提出要完全颠覆传统的设计,既然追求节能,我们就从节能开始来做这个建筑。我们与研究机构配合,研究这个建筑的空间是什么形态最利于自然通风,最能有效地节约能源,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去研究它的企业形象、跟员工的关系、天人合一的理念,使得业主无法否认你的设计,很容易就下定决心,而且方案一气呵成,这就说明这个设计方案非常站得住脚。

  当然,我做了几十年的建筑,有一个原则是:绝对不用一个大项目去做实验,虽然作为设计师一定是追求新的材料、新的技术,但我都在小建筑上做试验,成功了再推广到大建筑。

  这些都是我们正在尝试的,我们关注节能不仅是从人类面临的问题、政府面临的挑战出发,还有未来的市场的要求,如果现在我们不去改变,一定抓不住未来的市场,所以我们努力形成自己的特色,有了特长,在市场才有立足之地。

  “建筑材料和技术是建筑的革命”

  记者您刚才也多次提到建筑技术、材料,可见您对于这方面是非常重视的,然而我发现有很多的设计师对于建筑技术、材料的发展关注程度不是很高,您认为建筑师、设计师对于技术、材料的关注应该到达怎样的高度?

  孙总:对于这个问题,每个人有不同的理解。有的设计师擅长创作,有的擅长宏观的把控,有的擅长于技术细节。国内的设计机构和国外比的差别在于,我们的建筑师的培养、教育、成长方向基本上都是往“大师”方向发展,也就是说都是搞创作的。但是国外的事务所普遍存在两极建筑师,一个是创意型的建筑师,把控方案的全局;另一类建筑师,叫做技术建筑师。我认为这非常好,能把每个人的特长和能力发挥到最大。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创作,然而,这些年国内对于建筑师的培养没有一个分类,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反过来忽略了技术层面的研究、积累。有几个与我们公司合作的团队,都有很有经验的技术建筑师,不管设计师创意什么,他们都可以负责转化成可实施的实际方法,他们对技术、细节、材料都非常理解,我认为这是良好的配合模式。何况现在很多情况是建筑师画好一个方案,有很好的理念,却不知道怎么实施。

  说到对于材料的重视,我的一个材料老师,在一堂非常不起眼的水泥课上,讲了一句我至今不忘的话:“建筑材料和技术是建筑的革命。”课堂上这一句话提点了我一生。又像意大利的奈尔维,誉为是“钢筋混凝土的诗人”, 他原来是结构工程师,做了罗马的大小体育馆才享有盛名。在钢筋混凝土产生的最初,他就研究怎么充分利用钢筋混凝土的可塑性去作大跨度。他在非常简陋的条件下,冬天用一条打湿的手帕,利用室外的低温让它结冰,然后再拿到实验室做实验,这样做出来两个非常漂亮的体育场,在当时就实现了用新材料实现这么大的跨度,而且线条优美,完全不是包起来做粉饰。这就是我后来为什么思考现代的建筑有现代的表情,都是技术材料设备的水平导致的结果。如果一个建筑单纯从美学角度去做一个漂亮的立面,那太单薄了。所以我一直都关注新技术、新材料,因为我知道新的材料技术对于一个设计师的影响应该是本质性的,这是我为什么非常支持我们院要做一个选材中心的原因。另外一个例子:当年我在二所的时候,就花了非常大的价钱从德国定制了金属网,那个时候国家大剧院还没有建成,但我就已经将金属网用在装修上,后来很多设计单位到我这来参观效果。

  我之所以这么做,为的也是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给大家一个暗示:新材料需要关注。虽然成本可能很大,但是要给设计师树立一个思想就是:要有新的思想,新的体验,要有对材料的敏感性。

  “应该把项目的结果交给建筑师”

  记者技术和产品是最根本的东西,一部分设计人员可能意识还不具有这样的高度,这个有可能跟建筑师在项目中的角色和定位有关,这也与国外的情况有所不同。在今后,您觉得国内设计师在项目中的作用会不会发生一些变化?建筑设计师在项目中应该处于什么位置?

  孙总:如果是一个很成熟的建筑师,那么应该把项目的结果交给建筑师。我作为一名建筑师很希望有这样的社会环境。从发展初期来讲,业主对设计单位指定产品、材料是比较敏感的,因为恐怕这背后有利益存在,但是如果建筑师一点权力都没有,也不能说这个利益不存在,而却导致了建筑失去控制力,这是更加危险的。如果一切都甲方决定,最后很有可能没有人对结果负责。我了解到一个情况,德国GMP事务所在中国,由于它是国外公司,国内的设计费又很低,他们无法承受这个负担,但是又非常看好中国的项目,在设计费很难增长的情况下,他宁可不要设计费,而只对业主提一个要求:“后面的所有材料全部都是我控制,我可以不要设计费,但是我要控制结果。”可见一个在乎结果的设计机构是多么在意这种所谓权利和地位。当然,不是不分青红皂白一股脑都交给建筑师,这是相对的,一个优秀的、成熟的建筑师的成长是需要多年沉淀和积累的。


  “创作,合作,再创作”

  记者前面谈了很多,那最后想问您的是,到目前为止您最满意的作品是哪些?在这些项目中您最看重的是什么?

  孙总:这个问题经常有人问,却最难以回答。因为作为建筑师,所有过去的项目都不是我最满意的,我始终在追求更满意的。比如我现在期待的北京饭店。其实建筑师在自己的作品即将完成的时候最怕见到它。

  因为我是下了相当大的功夫,就这一个项目都能谈很多点,而且对于材料的应用我们想了很多办法,有一些尝试是成功的。

  我前不久参加了一个国际的幕墙的年会。因为我对幕墙非常关注,所以欣然接受了邀请,主题我一下就选定了“创作,合作,再创作”,这也是一个设计方法的问题。会上,我说,设计师最需要的是产品材料如何能够为他的作品添彩,如何融汇到他的建筑中去,建筑师不是万能的,需要专门的专家来协助他,支持他,这才是建筑设计师最需要的。

  其实,建筑师除了设计本身之外,也很在意创作环境和资源。以梅兰芳大剧院为例,这个项目是以传统为主题,我考虑的是如何用当今的建筑去表达文化和传统,其实这对设计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如果都作一般的现代建筑,全世界任何一个城市都没有差异,没有地域、传统、文化的标签;相反,如果只用传统的雕梁画栋,模仿故宫的门、彩绘,或者做一个脸谱,这也是一个办法,但这是没有出路的。

  我接到这个项目时的感受是不寒而栗。我面对的是京剧,是国粹,它在人们心目中是至高无上的,我无法用一个现代建筑拼凑出一个演出场所,因为那谈不上设计的功力以及对传统理解的深度。这也成为我后来的灵感。

  怎样把京剧表达到一个至高无上的高度?这是一个难度非常大的挑战。最后,我用了一个貌似逃避却实际是最佳的方法,就是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个结果:幕墙是全通透的,尤其夜景,能够清楚地看见里面富丽堂皇的内容。

  我理解,建筑实际上是个容器,不必要非得用一个新古董去装载称之为国粹的传统文化。我想要表达的是现代建筑对传统的敬畏,敬畏到面对传统文化的时候,现代建筑自身已经不存在了,这就是对传统最高的敬畏。也就是我说的“无就是有”。

  这样的创意就跟技术材料有了直接的关系,就涉及到幕墙技术是不是成立,只有在现代的幕墙技术基础上才能够有“单单索幕墙”。如果没有这个技术,那么幕墙后面要作很复杂的支撑,建筑里面的内容就看不见了,而“单单索幕墙”恰恰能都把支撑体系做得几乎没有,整体看就是一片玻璃。有了这样的“容器”之后,再涉及到艺术如何表达传统;还涉及到室内设计,这就是我说的“创作,合作,再创作”。

  我选择的合作伙伴都是能够通力合作,为一个目标一起去努力,包括艺术家、室内设计师、幕墙专家,他们必须在概念出炉的初期就在一起跟我配合。如果到了实施的阶段再分别去招投标,再讨论具体实施方案,那后果不堪设想。先不谈作品,只说把牵涉到现代建筑需要表达的内容的各种专家在设计过程里面通力组织到一起,这本身就是一种成功。同样,我认为节能问题也是这样,也在设计初期就作为重要的环节来策划,那么建筑在节能和绿色方面就会更成功。

  记者最后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也期待您在未来奉献给大家更多经典之作。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